“智慧+共享”物流耦合效应评价

被引:44
作者
钱慧敏 [1 ]
何江 [2 ]
关娇 [3 ]
机构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物流; 共享物流; “智慧+共享”物流; 耦合效应; 耦合协调度;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9.11.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摘要
探究"智慧+共享"物流模式耦合机理、效应及其实现路径,对于推动物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向"智慧+共享"模式转型升级并实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智慧+共享"物流融合了智慧化和共享化两种理念,推动物流系统主要功能环节相互适应、耦合协调、相辅相成,并最终促进物流运作流程高效智能化、物流资源高度共享化以及物流功能全面转型升级。对其耦合效应的评价,可从信息服务、装卸包装、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四个方面进行。基于物流行业专家评分和问卷调研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属于中度耦合,处于发展阶段初期,而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二者系统耦合关系强度较弱,耦合协调状况有很大发展空间,智慧物流对"智慧+共享"物流耦合的贡献要高于共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要素对"智慧+共享"物流系统耦合的贡献较大,而人才建设、安全性建设、装备资源共享、配送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要素的贡献较小,已成为制约"智慧+共享"耦合的瓶颈;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比重、人才开发状况等要素发展情况满意度较低,成为制约智慧物流系统发展的瓶颈;信息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是共享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共享效率、技术标准化、共同配送、信息共享平台等因素已成为制约共享物流发展的关键瓶颈。我国应提升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智慧物流系统人才培养和信息安全体系保障机制;推动物流行业资源共享平台机制建设和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构筑共享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促进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层面协同合作,营造物流行业"智慧+共享"环境氛围,推动相关理念普及和方案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物流模式重构 [J].
李佳 .
中国流通经济, 2019, 33 (02) :20-29
[2]   基于物流公司的城市配送共享托盘调运 [J].
高更君 ;
车雨轩 ;
林慧丹 .
中国流通经济, 2019, 33 (01) :26-34
[3]   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因、架构和建议 [J].
王帅 ;
林坦 .
中国流通经济, 2019, 33 (01) :35-42
[4]   基于共享物流的农村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作模式 [J].
赵广华 .
中国流通经济, 2018, 32 (07) :36-44
[5]   “碎片化”还是“耦合”?五年规划视角下的央地目标治理 [J].
吕捷 ;
鄢一龙 ;
唐啸 .
管理世界, 2018, 34 (04) :55-66
[6]   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J].
何黎明 .
中国流通经济, 2017, 31 (06) :3-7
[7]   “互联网+”背景下敏捷物流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J].
孙笑 ;
刘春延 ;
张池军 ;
董泽稼 .
情报科学, 2017, 35 (05) :157-159
[8]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r Intelligent Logistics:A Middleware Approach[J]. YANG Rong,LI Bing,HU Yan.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6(03)
[9]   金融生态、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 [J].
逯进 ;
朱顺杰 .
管理评论, 2015, 27 (11) :44-56
[10]   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耦合发展的实证测度研究 [J].
何颖 ;
齐亚伟 ;
徐志琴 .
管理世界, 2015, (10) :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