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在空间与时间两维度的动态演变轨迹

被引:14
作者
于江波
王晓芳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驱动要素; 重力模型; 两维度动态演绎;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5.05.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借鉴重力模型以及LMDI指数分解模型,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模式确定后20年间经济增长的驱动强度进行动态分解。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资本和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力呈现动态螺旋交替状态,劳动力要素作用力有限;对于区域经济而言,越靠近沿海区域,技术要素的驱动力越强,资本次之,沿海地区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明显高于内陆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吻合度分析——兼论“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J].
王志华 ;
董存田 .
人口与经济, 2012, (05) :1-7
[2]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J].
姜巍 ;
徐文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8) :12-16
[3]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4]   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与动态拓展 [J].
高良谋 ;
李宇 .
管理世界, 2009, (08) :113-123
[5]   江、浙、沪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 [J].
吕宏芬 ;
池仁勇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8) :108-110
[6]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及实证分析 [J].
韩莹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4) :11-16
[7]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 [J].
肖六亿 .
经济体制改革, 2007, (03) :113-117
[8]   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003 [J].
陈勇 ;
李小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57-68
[9]   资本深化和中国经济增长 [J].
周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1 (04) :440-445
[10]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