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0年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明明 [1 ,2 ]
韩凤朋 [1 ,3 ]
刘恒博 [3 ]
庞国伟 [1 ,2 ]
张兴昌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地统计学; 时空变异性; Kriging插值; 黄土高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4.014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1992、2010年两期各82个土壤样本,探讨了1992-2010年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异性及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年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1992年,两期数据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并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近20年来,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相关性从中等强度增强至强烈相关,受结构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逐渐高于随机因素部分;1992、2010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分别符合球状、指数模型变化趋势;两期数据均表现出斑块状和阶梯状的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动态变化明显,地势较为平坦的低洼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显著。普通Kriging插值能直观的反映出该流域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及一些人类活动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是造成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基于国家耕地土壤监测数据 [J].
程琨 ;
潘根兴 ;
田有国 ;
李恋卿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76-2481
[2]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 [J].
董丽娜 ;
罗文林 ;
韩凤鹏 ;
张兴昌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5) :6407-6409
[3]   天山北坡绿洲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J].
许文强 ;
罗格平 ;
陈曦 ;
肖鲁湘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13-1021+1147
[4]   浅析退耕还林还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安塞县为例 [J].
虎陈霞 ;
傅伯杰 ;
陈利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4) :67-72
[5]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hina's Croplands[J]. WANG Shao-Qiang1, YU Gui-Rui1, ZHAO Qian-Jun1, NIU Dong1, CHEN Qing-Mei1 and WU Zhi-Feng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Beijing 10010 (China).2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 Guangzhou 510650 (China).Pedosphere. 2005(04)
[6]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特征——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J].
程淑兰 ;
欧阳华 ;
牛海山 ;
王琳 ;
田玉强 ;
张锋 ;
高俊琴 .
地理学报, 2004, (04) :505-513
[7]   1990~2000年中国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 [J].
刘纪远 ;
王绍强 ;
陈镜明 ;
刘明亮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4, (04) :483-496
[8]   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王茹 ;
徐艳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10-2218
[9]   三工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J].
罗格平 ;
陈嘻 ;
周可法 ;
叶民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6) :521-528
[10]   近20年太湖流域典型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 [J].
陈浮 ;
濮励杰 ;
曹慧 ;
彭补拙 ;
杨桂山 ;
周生路 .
土壤学报, 2002, (02) :2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