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下)

被引:46
作者
王泽鉴
机构
[1]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法; 名誉; 不法侵害; 被害人; 信息隐私权; 表述自由; 言论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六、隐私权在侵权行为法上的保护(一)侵权行为法上的隐私权1.重要的研究课题隐私权的概念及保护源起于侵权行为,即美国法上所谓的Privacy tort,前已再三提及,对隐私权法理论的建构及开展具有关键的重要性。隐私权的研究目前偏重于宪法上的隐私权(constitutional privacy)。侵权行为法上隐私权亦值重视,其主要理由有三: (1)隐私权为人格权的一种,人格权乃民法的核心规范领域。(2)第三人(私人)对隐私权的侵害,有增无已,尤其是新闻媒体对个人隐私的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3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民法债编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孙森焱, 2006
[2]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群众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4
[3]  
新订民法债编通则[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邱聪智著, 2003
[4]  
债法总则 .2 史尚宽. .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