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新六产”理论与形成路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关鑫 [1 ,2 ]
姜文来 [1 ]
信军 [1 ]
段玉权 [3 ]
贾伟 [3 ]
李芸 [4 ]
钟葵 [5 ]
候艳林 [1 ]
栗欣如 [1 ]
冯欣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关键词
农业“新六产”新型业态; 乡村振兴; 理论架构; 形成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产业振兴是关键,农业"新六产"作为产业升级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战略意义。[方法]根据农业产业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与"六次产业"的研究成果,探索农业"新六产"的理论逻辑与形成路径。[结果]目前,农业"新六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概念解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缺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案例的理论归纳。研究基于农业"新六产"发展的4个阶段,提出由产业联动层、发展模式层与新型业态层3个模块构建的农业"新六产"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为新型业态层中物流终端型等5类业态设计了形成路径与逻辑图组。[结论]理论与路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传统的产业融合模式寻求突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括平衡利益群体、强化产业结构、判断产业融合模式可行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个方向。在进一步研究中,农业"新六产"可以从新业态理论拓展、综合型业态战略实施与业态评价方法等维度深入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问题研究 [J].
黄禹铭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 (09) :23-24
[2]   关于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思考 [J].
鲁声 ;
安洁 ;
张杰 .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 (01) :8-14
[3]   益阳市南县“稻虾生态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J].
钱炬炬 ;
雷晓峰 ;
李宏亮 ;
皮向红 ;
刘小燕 .
天津农业科学, 2018, (03) :43-46
[4]   黑龙江垦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J].
潘权富 ;
董大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 30 (01) :100-105
[5]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及对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J].
刘松涛 ;
张彦旸 ;
王林萍 .
世界农业, 2017, (12) :70-78+259
[6]   东阿县农业“新六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王雯 .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22) :269-270
[7]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日本“六次产业化”发展经验 [J].
张永强 ;
蒲晨曦 ;
张晓飞 ;
周宁 .
世界农业, 2017, (05) :44-50
[8]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 (02) :5-10
[9]   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 [J].
赵建华 ;
赵晓铭 .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05) :247-248+252
[10]   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J].
孙鸿雁 .
经营与管理, 2017, (01)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