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演胡超进及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胡超 [1 ,2 ]
张捷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服务-制造; 国际分工; 经济失衡; 可持续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从分工的产业领域和分工的形态来看,国际分工已经历了工业与农业的产业间分工、工业内部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部的分工,目前正朝着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形态演进。生产要素内涵的扩展和国际生产组织的创新是"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基础。这种分工模式给各分工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产生了经济失衡等诸多痼疾,由于其过于偏向某一产业,因而对中美等大国而言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模式必将出现重大调整,我国应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16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生产组织研究.[D].王桤伦.浙江大学.2007, 03
[2]   国际经济分工与企业边界 [J].
张为付 .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7) :15-20
[3]   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晓晶 ;
汤铎铎 ;
林跃勤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4-20
[4]   论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二重性——兼论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J].
曹亮 ;
汪海粟 ;
陈硕颖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33-42
[5]   制度扭曲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扩张 [J].
张杰 ;
刘志彪 ;
张少军 .
世界经济, 2008, (10) :3-11
[6]   中国版模块化陷阱的起源、形态与企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J].
宋磊 .
学术月刊, 2008, (02) :88-93
[7]   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 [J].
徐康宁 ;
陈健 .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06) :38-41
[8]   全球经济失衡下东亚区域政策选择 [J].
张文才 ;
秦月星 .
世界经济, 2007, (06) :13-18
[9]   日本制造业组织结构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变化——兼论日本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 [J].
张捷 .
日本学刊, 2007, (02) :58-69
[10]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与发展效应分析 [J].
孙文远 ;
魏昊 .
管理世界, 2007, (02) :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