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精神异化及重构

被引:13
作者
邹绍清 [1 ,2 ]
穆佳滢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精神异化; 重构;
D O I
10.16614/j.gznuj.skb.2023.03.001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资本与数字技术合谋创设的数字资本主义构设了资本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崭新样态,是资产阶级寻求数字化“庇护”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巧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手段重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这并非意味着数字资本主义为人类生存带来了真正的自由、民主、解放等光明图景和美好生活。相反,资本借由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数字化全景监狱”的创设中对人的精神生活展开了全方位的布控,在调动和支配人的情绪中重构着人的意识结构,以期最大限度地将人置于资本增殖的链条之上,致使人陷入精神殖民化的境地,遭遇着精神危机与精神异化之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危机的原罪并非源于数字技术本身,而在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立足马克思主义视野,审思技术发展逻辑下个体的精神世界,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对人之精神世界的钳制,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通抵美好生活之境,是破除数字资本主义的规训、走出精神危机迷雾的根本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数字焦土和剩余数据——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人的生存 [J].
蓝江 .
求索, 2023, (01) :57-65
[3]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视角下的西方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J].
徐景一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 (11) :133-142
[4]   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J].
邹绍清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 (07) :35-43
[5]   审美与资本的纠缠:审美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及批判 [J].
崔健 ;
穆佳滢 .
江苏社会科学, 2022, (02) :43-51
[6]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消费异化 [J].
孙伟平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 (01) :71-80+164
[7]   当代资本主义精神危机批判及其启示 [J].
杨静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 (07) :79-85+108
[8]   生命政治的治理技术——从霍布斯到巴斯德和福柯 [J].
蓝江 .
山东社会科学, 2020, (10) :40-45
[10]   数字资本主义的“遮蔽”与“解蔽” [J].
宋建丽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 (18)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