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是否应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爬——基于与制造业传统强国的比较分析

被引:42
作者
王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微笑曲线; 制造业; 模块型; 一体化;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3.08.010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超越美国的同时,又受到国际经济低迷、核心技术缺失、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的冲击。本文以"微笑曲线"理论为切入点,从制造业产品类别与产品架构的角度,选取1991-2011年的相关贸易数据,对中国与制造业传统强国在制造环节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中国是否应改变"世界制造车间"的道路,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爬。接着,本文又引入日本"倒微笑曲线",进一步探讨制造环节是否具有利润空间。研究表明,中国的制造能力依然有限,特别是"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制造能力还很弱,发展好制造环节仍能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因此,有必要继续把"世界制造车间"的道路走下去。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浙江民营制造业升级途径研究——基于逆微笑曲线视角 [J].
邓欣 .
经济论坛, 2012, (10) :22-24
[2]   对金融业模块化组织中“微笑曲线”的实证性研究——知识的视角 [J].
郑浩 ;
ParkinsonLF .
情报杂志 , 2012, (04) :188-195
[3]   实体经济发展要超越微笑曲线 [J].
刘金山 .
理论学习, 2012, (03) :39-39
[4]   “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J].
赵彦云 ;
秦旭 ;
王杰彪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2) :81-88
[5]   打造更动人“微笑曲线”助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J].
王茂荣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07) :133-135
[6]   “微笑曲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 [J].
路光前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96-98
[7]   制造业产业升级:勿把微笑曲线做成哑铃结构 [J].
庄鸿霖 ;
姜阵剑 .
北方经济, 2010, (11) :38-39
[9]   微笑曲线视角下的我国制造业竞争策略及其演化 [J].
杨林 ;
曾繁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6) :59-62
[10]   宏基 微笑曲线之困 [J].
龙真 .
当代经理人, 2009, (06)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