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ANN的中国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

被引:46
作者
李双成
许月卿
傅小锋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区域贫困化; 空间模拟; GIS; AN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部地区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J].
高燕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1) :36-41
[2]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5) :5-8
[3]   城镇贫困与富裕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 [J].
李若建 .
人口与经济, 1998, (03) :48-52
[4]   我国农村贫困度的测算 [J].
吴碧英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10) :72-76
[5]   中国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初探 [J].
张启慧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6, (03) :23-26+48
[6]   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J].
赵跃龙,刘燕华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3) :245-251
[7]   中国贫困地区环境类型研究 [J].
郭来喜,姜德华 .
地理研究, 1995, (02) :1-7
[8]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J] . Tao Bo,Li Kerang,Shao Xuemei,Cao Mingkui.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