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法保护初探

被引:104
作者
刘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物; 知识产权; 著作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根据人工智能创作过程对人的依赖程度,将人工智能生成物类型化为来自于人类的生成物(第一类生成物)和非来自于人类的生成物(第二类生成物)。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第一类生成物可以受到现行著作权法的保护,而第二类生成物不满足构成作品的要件。从立法论的角度来看,应基于激励理论来考虑第二类生成物著作权法保护的必要性,但存在一些制度设计上的障碍。出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考量,在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到一定阶段时,有必要打破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给予第二类生成物著作权法上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2]   深度学习研究综述 [J].
孙志军 ;
薛磊 ;
许阳明 ;
王正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 (08) :2806-2810
[3]   “独立创作”作为“独创性”内涵的证伪 [J].
乔丽春 .
知识产权, 2011, (07) :35-38
[4]  
机器之心[M]. 中信出版社 , 库兹韦尔, 2016
[5]  
著作权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崔国斌, 2014
[6]  
奇点临近[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 库兹韦尔 (Kurzweil, 2011
[7]  
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加) 海金 (Haykin, 2011
[8]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仰森[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