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研发——论新阶段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被引:34
作者
龚刚
黄春媛
张前程
陈维涛
赵亮亮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引进; 自主研发; 增长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宏观上讲,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理解为投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上看,这是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转移,从而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寻得一份定位(加工和组装)的结果。中国这样一种增长方式必然意味着其对外部条件的极大依赖(其中,技术引进是此种依赖最为突出的表现);这样一种增长过程也同样可以理解为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过程。然而,当剩余劳动力消耗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以技术引进的方式来实现技术进步将不可持续。为此中国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从技术引进型向自主研发和创新型的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这必将成为未来中国主要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为此我们提出三个转变:转变政府角色;转变投资方向;转变企业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 [J].
韩国高 ;
高铁梅 ;
王立国 ;
齐鹰飞 ;
王晓姝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18-31
[2]   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J].
温家宝 .
求是, 2011, (17) :3-8
[3]   生产分割与制造业国际分工——以苹果、波音和英特尔为案例的分析 [J].
刘戒骄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4) :148-157
[4]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卢明华 ;
李国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63-69
[5]  
当代中国经济.[M].龚刚;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中国经济入门.[M].(日) 南亮进; (日) 牧野文夫; 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7]  
宏观经济学.[M].龚刚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9]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
Kuznets, Sim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 (0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