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盐沼潮沟地貌特征

被引:47
作者
沈永明
张忍顺
王艳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海洋与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与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与滩涂研究所南京,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强潮海岸; 互花米草; 盐沼; 潮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互花米草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能在淤泥质潮滩的高潮带下部和中潮带上部生长的禾木科植物 ,由于其植株高大、群落盖度高、根系发达等生物学特性 ,其对潮流动力特征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笆斗垦区外互花米草盐沼地的潮沟形态调查 ,发现互花米草盐沼潮沟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潮沟密度大 ,可达 50km/km2 以上 ;潮沟的宽深比小 ,大多在8以下 ;沿岸堤发育 ,且多呈不对称状 ;一级主潮沟与主潮沟接头处普遍呈逆弧形 ;盐沼外侧边缘发育有明显的陡坎冲沟。分析认为这些特征主要与互花米草发达的根系和致密的植株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发达的根系增加了盐沼滩面的稳定性 ,而互花米草高大的植株增加了对潮水运动的阻力 ,提高了滩面落潮水的归槽水位 ,改变了潮流的泥沙沉积地点和涨、落潮流的流向 ,从而形成比较特别的互花米草盐沼潮沟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20 / 5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苏海岸侵蚀过程及其趋势 [J].
张忍顺 ;
陆丽云 ;
王艳红 .
地理研究, 2002, (04) :469-478
[2]   江苏中部海堤大规模外迁后的潮水沟发育 [J].
陈才俊 .
海洋通报, 2001, (06) :71-79
[3]   黄河三角洲潮滩潮沟体系的分维特征 [J].
孙效功 ;
赵海虹 ;
崔承琦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74-80
[4]   苏北岸外辐射沙洲王港西洋潮流通道稳定性研究 [J].
尤坤元 ;
朱大奎 ;
王雪瑜 ;
孙亚梅 ;
周旅复 ;
马仲荃 .
地理研究, 1998, (01) :11-17
[5]   盐沼的侵蚀、堆积和沉积动力 [J].
时钟,陈吉余 .
地理学报, 1995, (06) :562-567
[6]   江苏省淤泥质海岸潮沟系统 [J].
张忍顺 ;
王雪瑜 .
地理学报, 1991, (02) :1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