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化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吗——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

被引:9
作者
何代欣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自我发展能力; 非农业化; 工业反哺农业;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1.04.00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非农业化到底是不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从西部大开发10年实践经验来看,受到了很大质疑。一方面,赶超战略要求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战略"却更契合"维护和谐、平稳的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四川作为样本省份,采用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情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农民问题为逻辑主线,分析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来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本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成效初显,工农互动的内生增长理论存在双向增进的新经验,但差异化、特色化的统筹发展模式仍处起步阶段。本研究提炼并证实了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民整合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优势的综合能力;加强农村社会均等化与农村市场秩序正常化的全面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 [J].
皮建才 .
世界经济, 2009, (07) :14-26
[2]   地震及经济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自四川的最新经验证据 [J].
何代欣 ;
叶子荣 ;
江晓莉 .
经济管理, 2009, 31 (05) :15-22
[3]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问题讨论综述 [J].
王碧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4) :76-80
[5]   涉农财税政策选择的制度分析 [J].
杨志勇 .
税务研究, 2007, (08) :9-13
[6]   工业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内生增长模型——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基础 [J].
宋德勇 ;
姚洪斌 ;
郭涛 .
经济学家, 2007, (04) :88-96
[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 [J].
蔡昉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1) :11-17
[8]   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学分析:生产角度 [J].
朱四海 ;
熊本国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1-17+80
[9]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 [J].
马晓河 ;
蓝海涛 ;
黄汉权 .
管理世界, 2005, (07) :55-63
[10]  
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澳]杨小凯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