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视域下“消灭私有制”的内涵及其中国化指向

被引:5
作者
包炜杰 [1 ]
周文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整体性; 生产资料所有制; 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2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与研究更要坚持这一基本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所有制领域的探索历程,长期以来在所有制问题的认识论上存在着"所有制崇拜"和"所有制歧视"这两种极端倾向,这种思维意识上的偏见往往会造成过分夸大所有制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建设性作用。私有制作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而出现,最初表现在小生产中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拥有私有权,这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大工业的出现,这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将解体。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最终将通过危机的强制方式来解决,那种忽视生产力和社会意识基础而片面追求"消灭私有制"的做法,既不符合社会历史客观发展的趋势,也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在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J].
刘国光 .
中国社会科学, 1987, (05) :3-16
[2]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3]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4]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