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抑性视野中经济法理论体系的重构

被引:94
作者
刘大洪
段宏磊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市场机制; 国家干预; 谦抑性; 决定性作用;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6.014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认识表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应具备依附性、时效性和后发性,即在明确市场优于政府的前提下,将国家干预以一种克制和谦逊的品格嵌入到市场失灵的边界当中,这即是谦抑干预的基本内涵。谦抑干预应当成为统率经济法研究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由此形成经济法的谦抑性理念,是指在自由主义和市场竞争基本假设下的私法能够发生作用的范畴内,经济法应保持必要的谦恭和内敛,让位于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而不轻易使用国家干预,令经济法作为一个补充性和最后手段性的机制而存在,杜绝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泛干预主义"倾向的发生。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诸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法律主体、基本原则和学术体系等基本问题都将因谦抑性理念的提出而面临拨云见日般的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解构政府与市场 [J].
丛松日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2) :5-13
[2]   论中国经济法体系中社会法的抽离 [J].
段宏磊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3, (03) :36-43
[3]   在人性观视野下对刑法谦抑性的诠释 [J].
杨燮蛟 .
政法论坛, 2010, 28 (03) :79-86
[4]   经济法原理新说之一:国家干预 [J].
陈虹 ;
吕忠梅 .
法学论坛, 2003, (04) :54-60
[5]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经济法思考 [J].
刘大洪 ;
张剑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 (04) :94-99+144
[6]   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模式 [J].
应飞虎 .
中国法学, 2001, (02) :133-145
[7]  
经济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守文, 2011
[8]  
经济法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婉玲, 2011
[9]  
经济法前沿问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顾功耘, 2011
[10]  
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回顾[M]. 法律出版社 , 赵晓耕,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