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基于结构VAR的分析

被引:2
作者
张文彬 [1 ]
童笛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结构VAR;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区域差异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根据Blanchard and Quah发展的结构VAR技术,将影响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分解为供给和需求冲击。估算结果发现,沿海和内陆地区供给冲击的同步性较高但呈下降趋势,需求冲击的同步性弱于供给冲击,不过呈提高趋势,但由于"区域协调"而降低了其短期内的同步性。根据累积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波动的绝大部分分别来自于供给和需求冲击,需求层面的"区域协调"对缩小区域差距无济于事,反而引致内陆地区的价格波动。各地区对供给和需求冲击反应的差异,使得在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方面产生效率和区域平等、需求管理型宏观政策有效性和区域平等的两难困境。破解之道在于从影响区域反应差异的因素入手,提高内陆地区实际产出对内陆地区正向供给、需求冲击的反应强度和降低沿海需求冲击对内陆地区的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9+127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与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J].
贾俊雪 ;
郭庆旺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7) :5-12
[3]   斜率之谜:对中国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估计 [J].
徐高 .
世界经济, 2008, (01) :47-56
[4]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经济研究, 2007, (05) :68-77
[5]   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 [J].
陈浪南 ;
杨子晖 .
世界经济, 2007, (01) :49-59
[6]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7]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J].
宋旺 ;
钟正生 .
经济研究, 2006, (03) :46-58
[8]   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 [J].
刘树成 ;
张晓晶 ;
张平 .
经济研究, 2005, (11) :10-21+45
[10]   冲击、经济波动及政策 [J].
刘斌 ;
张怀清 .
金融研究, 2002, (0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