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被引:120
作者
赵泉民
李怡
机构
[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城乡发展研究院
[2]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城乡发展研究院 上海
关键词
关系网络; 信任; 合作经济组织; 社会资本;
D O I
10.13246/j.cnki.iae.2007.08.009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信任是人际间走向合作的基础。小农进入市场途径不是取消小农家庭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是农民农场一体化,农民农场一体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合作制。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并带有"圈子主义精神"的"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拟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合作行为发生及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发展,但同时也内在规定了合作对象及范围的"规模界限",最终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向更大规模、更大地域空间的拓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需要以契约、产权等现代制度为基础的"普遍信任"来做支柱,而不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个人信用"来维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 [J].
孔祥智 ;
郭艳芹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1) :54-59
[2]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 [J].
李伟民 ;
梁玉成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11-22
[3]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国枢著, 2004
[4]  
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卜长莉著, 2004
[5]  
信任[M]. 海南出版社 , (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2001
[6]  
从传统到现代[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金耀基著, 1999
[7]  
村庄的再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折晓叶著, 1997
[8]  
农民经济组织[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 1996
[9]  
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沪宁著, 1991
[10]  
美国与中国[M]. 商务印书馆 , (美)费正清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