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18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1
,
2
,
3
]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来源
:
自然灾害学报
|
2009年
/ 18卷
/ 05期
关键词
:
灾害系统;
灾害风险科学;
综合减灾;
防范巨灾风险;
可持续发展;
D O I
:
10.13577/j.jnd.2009.0501
中图分类号
: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83002 ;
0837 ;
摘要
: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
[J].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史培军
;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宁
;
叶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谦
;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文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国义
;
方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方伟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428
-435
[2]
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利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智国
;
黄庆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庆旭
.
地学前缘,
2007,
(06)
:43
-53
[3]
探索发展与减灾协调之路——从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看中国发展与减灾协调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宁
;
刘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婧
;
杨慧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慧娟
;
宋培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宋培国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1
-8
[4]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英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鹃
;
冀萌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冀萌新
;
刘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婧
;
王静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静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170
-177
[5]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
-7
[6]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
-9
[7]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国家教委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8
-19
[8]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
-6
[9]
A Science Plan for 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Risk: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Environmental Hazards. ICSU. . 2008
←
1
→
共 9 条
[1]
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
[J].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史培军
;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宁
;
叶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谦
;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文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国义
;
方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方伟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428
-435
[2]
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利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智国
;
黄庆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庆旭
.
地学前缘,
2007,
(06)
:43
-53
[3]
探索发展与减灾协调之路——从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看中国发展与减灾协调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宁
;
刘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婧
;
杨慧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慧娟
;
宋培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宋培国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1
-8
[4]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英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鹃
;
冀萌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冀萌新
;
刘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婧
;
王静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静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170
-177
[5]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
-7
[6]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
-9
[7]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国家教委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8
-19
[8]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
-6
[9]
A Science Plan for 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Risk: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Environmental Hazards. ICSU. . 200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