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策略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小玉 [1 ]
段云霞 [1 ]
方亮 [2 ]
张梓倩 [1 ]
刘庆山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医学研究院
[2]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神经干细胞; 神经保护; 理疗; 民族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背景:国内外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表明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的治疗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行为恢复和缩小梗死面积临床试验也有一定的成果。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2000年以来国内外多种方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研究,探讨各疗法的优缺点,寻求最佳的治疗途径。方法:分别以"脑梗死后遗症、脑卒中后遗症","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hemiplegia"等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0有关文章,保留2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整合、补充或替代受损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损伤后在细胞因子等的作用下激活修复。神经保护疗法主要是针对缺血性级联反应的各种通路,保护因缺血、缺氧而受损伤但仍有活力的神经元,逆转半暗带,降低再灌注损伤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梗死面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理疗及功能康复、民族药物多种方法的应用也为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其中调节在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修复是未来药物研究的重要研究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633 / 26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rAAV1载体介导外源性VEGF-165和Angiopoietin-1基因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研究.[D].李照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07
[2]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 [J].
李琴 ;
郭云良 ;
李震 ;
徐新颖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 26 (03) :342-345
[3]   电刺激小脑顶核在脑缺血大鼠中的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 [J].
汪晓玲 ;
刘竞丽 .
医学综述, 2010, 16 (04) :481-484
[4]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J].
李红星 ;
岳国荣 ;
刘东坡 ;
周红芳 .
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 (07) :388-389
[5]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 [J].
李宗敏 ;
李莉 ;
陈立君 ;
赵瑞波 .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9, 29 (01) :6-9+93
[7]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和展望 [J].
于秋红 ;
刘亚玲 ;
薛连璧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6 (06) :726-729
[8]   依达拉唪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J].
邱丽蓉 ;
施渑 .
四川医学, 2008, (09) :1133-1134
[9]   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移植体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J].
吴盛华 ;
李福军 ;
金玉玲 ;
朱晓峰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34) :6621-6625
[10]   低频电刺激治疗卒中后面瘫36例疗效分析 [J].
王相明 ;
侯莹 ;
李文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3) :47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