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36
作者
杨开忠
董亚宁
薛领
刘安国
徐梓原
杨书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异质性; 消费者异质性; 劳动力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9.9 [世界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新"新经济地理学将微观主体异质性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之中,为空间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使空间经济学研究从中观(部门)层面深入到了微观(企业和个人)层面,大大增强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同时,"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使得将空间异质性、技术外部性、不完全竞争甚至时间纳入到一个统一架构,以及使得建立经济地理、经济增长和产业组织的整合理论成为了可能。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又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经济地理的微观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动态变化性都十分显著,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环境外部性之下的经济空间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一个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J].
刘安国 ;
张克森 ;
杨开忠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12) :91-99
[2]   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 [J].
王文雯 ;
金祥荣 ;
朱希伟 .
统计研究, 2015, 32 (07) :32-36
[3]   集群地区生产率优势的来源识别:集聚效应抑或选择效应? [J].
刘海洋 ;
刘玉海 ;
袁鹏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3) :1073-1092
[4]   新经济地理学扩展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J].
刘安国 ;
张越 ;
张英奎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11) :184-190
[5]   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一个文献综述 [J].
郎永峰 ;
何金旗 .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3, 20 (06) :5-13
[6]   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 [J].
梁琦 ;
李晓萍 ;
简泽 .
统计研究, 2013, 30 (06) :51-57
[7]   新经济地理学预期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J].
李玉成 ;
杨开忠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6) :86-91
[8]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J].
刘安国 ;
杨开忠 ;
谢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1059-1066
[9]   厂商数目有限交易费用不同的垄断竞争的空间模型 [J].
杨开忠 ;
谢燮 ;
刘安国 .
系统工程, 2005, (06) :46-50
[10]  
Trad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choice of product quality[J] . P.M. Picard.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