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

被引:27
作者
陆宏芳
陈烈
林永标
彭少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区域影响; 能值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虽然当前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多集中于生产线、企业和产业生态园尺度,但城市无疑是产业系统基本组合单元,城市区域尺度的产业生态学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研究尺度上推的必经阶段。我国产业生态系统及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分布不均,以顺德等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市(县)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西部地区有拉动和借鉴的双重作用。以能值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方法,从系统开放性、本土性、闭路循环性和经济性4个方面,投入和产出端2个角度,对顺德市产业生态系统改革开放22a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2a系统能值总用量增加15.65倍,能值密度增加16.31倍,人均能值使用强度增加9.70倍,外部不可更新资源用量增加16.32倍。能值废弃率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上升而在90年代迅速下降,但环境负载率则表现为无规律的波动状态。20世纪90年代,系统能值出口率上升至1978年的4.10倍,但能值交换率小于1。结果表明,改革开放22a,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系统对周边负熵资源,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生产力水平提高相对较慢。20世纪90年代污染物处理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系统资料消耗端的绿色化方面则无显明进展。系统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产出商品在市场交换中处于表面繁荣背景下的生态经济不利地位。系统已到了向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转变的拐点域。能值理论方法与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分析的整合可以满足产业生态系统分析评价要求,针对产业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多尺度、多方面联立评价,实现系统发展现状、动态与动因的整合分析,对产业生态系统优化点的发现与优化方向的确定有直接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88 / 21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产业生态学的新思路 [J].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127-130
[2]   工业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初探 [J].
郝新波 .
太原科技, 2000, (03) :1-2+4
[3]   产业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 [J].
杨建新 ;
王如松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5) :108-114
[4]  
产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探讨[J]. 杨建新,王如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02)
[5]  
产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探讨[J]. 杨建新,王如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 (02)
[6]  
清洁生产理论与实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王守兰等编著, 2002
[7]  
中国发达地区顺德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陈烈等著, 2002
[8]  
系统科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许国志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