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估方法

被引:24
作者
夏军
王渺林
王中根
牛存稳
严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武汉,武汉
关键词
水量; 水质; 联合评价; 可用水资源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水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规划与管理的角度,急需搞清楚一条河流在一定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下,为满足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和一定河道生态需水要求,究竟有多少可用和能够调配的水资源量,以及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所需削减的污染负荷。为此,论文综合考虑水量与水质的联合评价问题,提出“可用水资源量”的概念,并结合水功能区划目标,提出单元系统水量水质模型和多河段系统的可用水资源量评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滦河流域,经模型计算分析,1998年滦河未超标河段中在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下可新增取水5.1×108m3,水资源最大利用率为43%(现状为30%)。如果改变用水方式,重新配置水资源后水资源最大利用率可达到54%。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申献辰 ;
邹晓雯 ;
杜霞 .
水利学报, 2002, (12) :63-67
[2]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钱正英;张光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7-5084-0604-4
[3]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7-5084-0862-4
[4]  
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冯尚友著;.科学出版社.2000,
[5]  
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张岳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M].夏军著;.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7]  
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M].水利部水文司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刘昌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9]  
水资源学概论.[M].陈家琦;王浩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10]  
水资源评价论文集.[M].水利部水文司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