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不同途径导入rAAV-VEGF165基因对大鼠缺血性脑保护的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饶宜光
[1
]
褚晓凡
[1
]
付学军
[1
]
郑佩娥
[2
]
马可夫
[1
]
黄莲婵
[3
]
邹良玉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3]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特诊科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血管生成;
基因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直接注射、脑脊液及静脉内)导入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 gene,rAAV-VEGF165)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疗效,寻找出适合临床、安全、有效的基因导入方法。方法用线栓加环扎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闭塞(MCAO)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直接注射组、脑脊液导入组、静脉导入组、MCAO组和假手术组,其中治疗组于术后24h内将rAAV-VEGF165基因从大鼠脑缺血边缘区、小脑延髓池或股静脉内注入。术后14d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缺血边缘区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的密度、HE染色观察脑组织坏死情况、4%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与单纯梗死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治疗组脑缺血边缘区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微血管密度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坏死情况明显减轻,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其中以前2个指标在直接注射和脑脊液导入组比静脉导入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直接注射和脑脊液导入比静脉内导入rAAV-VEGF165基因转染到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效果更优,而且通过脑脊液导入可能是较为合适有效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