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

被引:68
作者
徐茜 [1 ]
张体勤 [2 ,3 ]
机构
[1] 山东财政学院
[2] 山东经济学院
[3] 山东大学
关键词
城市环境; 人才集聚; 互动关系; 优化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64.2 [];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城市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将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划分为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根据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人才集聚的环境动力,探讨了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表明城市环境通过城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成为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同时产生"人才集聚效应",体现为"放大效应"、"羊群行为"、"马太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城市人才环境磁场,形成一个循环,成为城市发展中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最后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改善、政府制度环境优化和对人才集聚效应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促进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优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J].
季小立 ;
龚传洲 .
中国流通经济, 2010, 24 (04) :73-76
[2]   人才集聚中的动态均衡机制研究 [J].
孙健 ;
于波强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05) :145-149
[3]   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 [J].
张同全 ;
王乐杰 .
中国软科学, 2009, (11) :64-71
[4]   中国区域人才集聚合理性及其评价——中美500强企业地区分布的对比视角 [J].
廖建桥 ;
黄书毅 ;
刘智强 .
经济管理, 2007, (19) :76-81
[5]   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 [J].
孙健 ;
孙启文 ;
孙嘉琦 .
人口与经济, 2007, (03) :13-18
[6]   高新区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 [J].
张霞 ;
王林雪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3) :123-127+132
[7]   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周桂荣 ;
杜卓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9-24
[8]   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王顺 .
中国软科学, 2004, (03) :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