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及其对扩大就业的启示

被引:11
作者
李红松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本; 劳动; 资本-劳动替代; 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资本替代劳动取决于技术因素和两者相对价格的变化,是一国工业化阶段必然经历的过程。由于体制和资本-劳动相对价格扭曲等原因,我国出现了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导致经济高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体制特征和时序特征,针对资本-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采取打破行业垄断、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和发展有较小替代弹性的产业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有利于扩大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资本深化.[D].陈勇.复旦大学.2007, 06
[2]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深化过程及其就业效应 [J].
蒲艳萍 ;
黄怡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3) :1-5
[3]   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史晋川 ;
赵自芳 .
统计研究, 2007, (06) :42-47
[4]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5]   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J].
于立 ;
姜春海 .
管理世界, 2003, (03) :76-82+106
[6]  
An estimation of US industry-level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support for Cobb–Douglas.[J].Edward J Balistreri;Christine A McDaniel;Eina Vivian Wong.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3, 3
[7]   A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specification [J].
Duffy, J ;
Papageorgiou, C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0, 5 (01) :8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