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地区有效生态用地面积的测算分析

被引:23
作者
韩学敏 [1 ]
濮励杰 [1 ,2 ]
朱明 [1 ]
许艳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效生态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环太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城市自身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有效生态用地的概念及测算方法。结果表明:2005年环太湖地区有效生态用地总面积为826127.85h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29.97%。从生态用地类型来看,水域占比由原来的21.82%上升为51.14%;耕地占比由原来的62.16%下降为25.38%。从各市的情况看,差异比较明显,苏州市有效生态用地面积比例最高,达40.77%,嘉兴市有效生态用地面积比例最低,仅为16.77%。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可以将有效生态用地所占面积比例作为重要的规划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 [J].
谢花林 .
生态学报, 2008, (10) :5020-5026
[2]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J].
谢高地 ;
甄霖 ;
鲁春霞 ;
肖玉 ;
陈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11-919
[3]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J].
涂小松 ;
濮励杰 .
地理研究, 2008, (03) :583-593+728
[4]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J].
熊春妮 ;
魏虹 ;
兰明娟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37-2244
[5]   基于GIS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张林波 ;
李伟涛 ;
王维 ;
熊严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69-78
[6]   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度及其城市化关联 [J].
苏伟忠 ;
杨桂山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2) :1309-1317
[7]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J].
喻锋 ;
李晓兵 ;
王宏 ;
余弘婧 .
地理学报, 2006, (06) :645-653
[8]   黑河流域酒泉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J].
郭明 ;
肖笃宁 ;
李新 .
生态学报, 2006, (02) :457-466
[9]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J].
方淑波 ;
肖笃宁 ;
安树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84-2290
[10]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概念的景观格局优化——以台湾地区乌溪流域典型区为例 [J].
张小飞 ;
王仰麟 ;
李正国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0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