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

被引:30
作者
饶胜
方精云
崔海亭
雷光春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北京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鄱阳湖; 地貌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 198 8和 1998年 4月份的TM遥感数据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把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成 7种类型 :林地、灌草坡、水体、湖滩洲地、耕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结果显示 ,林地、水体、城镇的面积增加 ,灌草坡的面积减少。 1998年耕地面积比 1988年面积减少 11.3% ,湖滩洲地面积减少 42 .7%。对不同高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 ,耕地、灌草坡的面积都有所减少 ;城镇的面积增加 ,林地的面积增加明显 ,尤其在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双重影响。水体面积增加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的增大 ;林地、灌草坡的变化明显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湖滩洲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位的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全球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安旭东 ;
朱继业 ;
陈浮 ;
彭补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3) :266-272
[2]   近50年鄱阳湖形态和水情的变化及其与围垦的关系 [J].
闵骞 .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76-81
[3]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4]   1998年长江洪水的特点与警示 [J].
吴凯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22-27
[5]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6]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7]  
保护生物学概论.[M].(美)[理查德·B·普里马克]RichardB.Primack著;祁承经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  
鄱阳湖研究.[M].张 本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珍禽越冬生态考察报告.[M].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等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0]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手册.[M].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区划局;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编;.农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