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1
作者
杨艳敏 [1 ]
彭扬 [1 ]
邱枫 [2 ]
李慧 [1 ]
何平 [1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脂蛋白(-a); D-二聚体;
D O I
10.16695/j.cnki.1006-2947.2006.02.018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 I)与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D-二聚体(D-d im er)的关系。方法99例TC I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三组,所有病例均在起病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Lp(a)和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72 h内头CT或MR 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C I患者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组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A组(P<0.01),而且C组高于B组(P<0.0 5),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TC I各组Lp(a)和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Lp(a)与D-二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A组r=0.692,P<0.01;B组r=0.731,P<0.01;C组r=0.794,P<0.01)。结论Lp(a)可能是D-二聚体含量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Lp(a)和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是TC I患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TC I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5+159 +1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J].
任艳 ;
唐力 ;
聂迎雪 ;
宋平梅 ;
任卫东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1) :63-65
[2]   脂蛋白(a)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贺艳丽 ;
周新 ;
不详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2, (01) :80-82
[3]   天然及氧化型脂蛋白(a)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J].
林春榕 ;
洪嘉玲 ;
汪炳华 ;
吴学东 ;
狄勇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01) :30-33
[4]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脂蛋白(a)的变化 [J].
夏昱 ;
梁红萍 ;
王继立 ;
马婉医 ;
崔英 ;
何慧霞 ;
马秀爱 ;
沈宝华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0, (01) :52-53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的关系 [J].
林晓东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3, (03) :149-151+192
[7]   The role of lipoprotein[a] in atherosclerosis. [J].
Morrisett J.D. .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2000, 2 (3) :24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