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

被引:8
作者
操瑞青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传教士报刊; “益闻”; 外商报刊; “风闻”; 新闻观念;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8.11.002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而注重阐述道理,格外强调报道真实与新闻伦理;后者以"传事"为宗旨,意在营业谋生、广传近事,早期并不重视新闻真实,主张事有可取皆能报道。19世纪后期,两种观念相互影响且渐趋融合,但"载道"与"传事"的重心仍有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此后国人自办报刊中理解"新闻"的观念源头。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4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新闻观念”论纲 [J].
杨保军 .
国际新闻界, 2011, 33 (03) :6-13
[3]   《上海新报》在华传播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J].
王樊逸 .
国际新闻界, 2008, (02) :76-80
[4]   《上海新报》评述 [J].
曾建雄 .
新闻大学, 1993, (03) :45-48
[5]   “有闻必录”考 [J].
宁树藩 .
新闻研究资料, 1986, (01) :95-113
[6]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M]. 东方出版社 , 胡太春, 2015
[7]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卓南生, 2015
[8]  
新闻真实观探究[M].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王蔚, 2014
[9]  
一种崇高的理想[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孙健, 2014
[10]  
鸦片战争前后英美法知识在中国的输入与影响[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栋,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