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来自中国地区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24
作者
白俊红 [1 ,2 ]
吕晓红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2] 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外资引进;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11.010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J].
陈劲 ;
阳银娟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2) :161-164
[2]   用DEA方法评测知识生产中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 [J].
吴延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67-79
[3]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 [J].
蒋殿春 ;
夏良科 .
世界经济, 2005, (08) :5-12+82
[5]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case of Italy[J] . Rosanna Pittiglio,Edgardo Sica,Stefania Villa.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2009 (6)
[6]  
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 Albert G. Z. Hu,Gary H. Jefferson,Qian Jincha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5 (4)
[7]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 David T. Coe,Elhanan Helpma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5 (5)
[8]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 & 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J] . Adam B. Jaff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