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污染集聚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刘满凤 [1 ]
谢晗进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2]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8.024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AQI),检验了经济集聚与污染集聚之间存在的是强的正线性关系,并且验证了经济集聚、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加快都会使污染集聚加速;而科技创新投入和FDI增加则会化解污染集聚的形成。增加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融合变量的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的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融合可显著地降低污染的集聚,协调融合度越高,越能化解污染集聚的形成。在对策举措方面,北方地区省市污染集聚现象严重,可通过信息化加速发展提升工业化发展质量,促使重工业转型与升级,以缓解污染集聚形成;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严格控制污染集聚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信息化能否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J].
杜雯翠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 (02) :116-122
[2]   基于协调性约束的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综合效率评价 [J].
刘满凤 ;
宋颖 ;
许娟娟 ;
刘奇 .
管理评论, 2015, 27 (06) :89-99
[3]   信息化能否降低环境污染? [J].
郭国庆 ;
牛海鹏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 (02) :75-78
[4]   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 [J].
本刊编辑部 .
中国建设信息, 2015, (05) :44-49
[5]   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 [J].
杨仁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23-29
[6]   空间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差异化碳减排路径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炫榆 ;
宋海清 .
亚太经济, 2015, (01) :118-123
[7]   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GW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齐亚伟 ;
陶长琪 .
科研管理, 2014, 35 (09) :17-24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 [J].
刘满凤 ;
谢晗进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4) :12-19
[9]   中国二氧化碳EKC曲线扩展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范丹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05) :83-91
[10]   中国省域经济集聚性与污染集聚性趋同研究 [J].
刘满凤 ;
谢晗进 .
经济地理, 2014, 34 (04)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