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M1/M2(1978-2002):长期趋势、水平与周期波动

被引:7
作者
易行健
谢识予
刘宗华
机构
[1] 上海 200433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湘潭 411104
[4]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M1/M2; 货币流动性; 周期波动; 货币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的M1/M2的长期趋势、水平和周期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1995年,中国的M1/M2呈急剧下降的态势,但是从1996至今则基本保持平稳。另外从国别比较来看,我国属于M1/M2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一,这表明我国的居民和企业由于支付制度、取款成本、规避税收等原因比美、日等国家的经济主体对M1的需求高很多。除开长期走势之外,中国的M1/M2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呈周期性的波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前的经济增长率是M1/M2周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1996年以后则必须由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才能设说明M1/M2的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朱道益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3) :3-10+25
[2]   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汪小亚 ;
卜永祥 ;
徐燕 .
经济研究, 2000, (06) :11-18+77
[3]   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周期变动及其成因 [J].
卜永祥 .
金融研究, 1999, (08) :27-33
[4]   对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实证分析 [J].
谢杭生 ;
徐燕 ;
王素珍 .
财贸经济, 1996, (10) :9-15
[5]   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 [J].
王大用 .
经济研究, 1996, (03)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