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环境下的新城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

被引:4
作者
杨俊宴
史宜
孙欣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适宜性分区; 空间发展; 山水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 [城市规划布局];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山水环境复杂的新城用地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理论体系的现状,在空间功能分区方法的基础上,以南京浦口滨江新城为例,探讨了在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因子影响下的城市用地适宜性分析的途径.具体阐述了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提出通过结合生态环境优先等价值导向的分类分析,将地域划分为各种类型区.并提出了依据用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和分区管制的基本途径.最后讨论了在关注适宜性环境的价值导向下,用地生态评价在中国城市新城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 / 1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态城市核心思想及其适宜性建设模式解析 [J].
薛滨夏 ;
刘崇 ;
周立军 .
建筑学报, 2011, (S1) :136-139
[2]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 [J].
叶斌 ;
程茂吉 ;
张媛明 .
城市规划, 2011, 35 (04) :41-48
[3]   GIS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J].
张东明 ;
吕翠华 .
测绘通报, 2010, (08) :62-64+77
[4]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 [J].
仇保兴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2) :1-15
[5]   基于栅格数据的陕西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 [J].
郝慧梅 ;
任志远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98-506
[6]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J].
任学慧 ;
林霞 ;
张海静 ;
张文忠 .
地理研究, 2008, (03) :683-692
[7]   基于多因素评价GIS技术的建设适宜性分析——以长汀县中心城区为例 [J].
展安 ;
宗跃光 ;
徐建刚 .
华中建筑, 2008, (03) :84-88
[8]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J].
梁涛 ;
蔡春霞 ;
刘民 ;
彭小雷 .
地理研究, 2007, (04) :782-788+859
[9]   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周建飞 ;
曾光明 ;
黄国和 ;
李忠武 ;
焦胜 ;
唐琳 .
生态学报, 2007, (02) :774-783
[10]   FRP论结合生态的城市设计:概念、价值、方法和成果 [J].
林姚宇 ;
陈国生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S1) :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