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供给视角重新梳理和解读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8
作者
彭鹏 [1 ]
贾康 [2 ]
机构
[1]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残值; 新供给理论;
D O I
10.19477/j.cnki.10-1368/f.2016.08.003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然而国内目前对这一概念还存在实际理解上的误区。本文从索洛残值定义的经典的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出发,重新梳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假设前提,讨论其局限性与相关发展,并从新供给理论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重新解读,阐述了目前这一概念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最后讨论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评价发展指标,基于五大要素认知框架的未来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经济学的“新框架”与“新供给”:创新中的重要联通和“集大成”境界追求 [J].
贾康 ;
苏京春 .
财政研究, 2015, (01) :8-14
[3]   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 [J].
贾康 ;
徐林 ;
李万寿 ;
姚余栋 ;
黄剑辉 ;
刘培林 ;
李宏瑾 .
财政研究, 2013, (01)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