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颅脑损伤动态CT灌注成像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初步研究

被引:1
作者
吴晓宁 [1 ]
张伟国 [1 ]
方靖琴 [1 ]
陈金华 [1 ]
张玉龙 [1 ]
周元国 [2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
[2]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第七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灌注成像; 脑损伤; 血脑屏障; 脑水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64排CT动态灌注成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致伤组以及致伤组,致伤组又分为2,6,12,24,48,72,120,168 h时相点组。致伤后各组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测定,并观察病理改变,计算损伤区域CT灌注参数与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伤后2 h损伤区域血流灌注骤降达最小值,2~12 h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仍处于低灌注状态,但有所升高。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延长,表面通透性(PS)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rCBF、rCBV逐渐升高,直至伤后24 h开始逆转,伤侧呈高灌注状态,PS值达最大。48 h为高灌注的顶峰期,后逐渐趋于正常。脑含水量于伤后2 h开始升高,48 h达到高峰期。伤后2 h血脑屏障通透性即开始增加,24 h达最大值。rCBF和rCBV与脑水肿的变化关系均呈正相关,PS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间接反映血脑屏障和水肿的演变过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活体脑组织灌注和水肿程度的无创性影像学评价手段。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脑灌注CT成像技术诊断轻型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J].
邓晓娟 ;
陈蓉 ;
旷连勤 ;
王毅 ;
陈金华 ;
张伟国 .
创伤外科杂志, 2010, 12 (03) :282-283
[2]   正常大鼠脑CT灌注成像的可重复性研究 [J].
王舒楠 ;
张伟国 ;
王毅 ;
陈金华 ;
冉启胜 ;
李雪 ;
李然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01) :40-43
[3]   正常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成像研究 [J].
王博 ;
张伟国 ;
王毅 ;
陈金华 ;
李雪 ;
冉启胜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01) :50-52+46
[4]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改变 [J].
陈火明 ;
邹咏文 .
中华创伤杂志, 2003, (02) :24-26
[5]   螺旋CT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评价的研究进展 [J].
张伟国 ;
吴晓宁 ;
方靖琴 .
中华创伤杂志, 2011, (01)
[6]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Defillo, Archie .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0, 113 (02) :399-400
[7]  
Cerebral perfusion CT: Techniqu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 M. Wintermark,R. Sincic,D. Sridhar,J.D. Chien.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 2008 (5)
[8]   Cerebral vascular autoregulation assessed by perfusion-CT in severe head trauma patients [J].
Wintermark, M ;
Chiolero, R ;
Van Melle, G ;
Revelly, JP ;
Porchet, F ;
Regli, L ;
Maeder, P ;
Meuli, R ;
Schnyder, P .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6, 33 (01) :27-37
[9]   Edema and brain trauma [J].
Unterberg, AW ;
Stover, J ;
Kress, B ;
Kiening, KL .
NEUROSCIENCE, 2004, 129 (04) :1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