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分层协调思路

被引:20
作者
叶希 [1 ,2 ]
鲁宗相 [1 ,2 ]
乔颖 [1 ,2 ]
闵勇 [1 ,2 ]
黄强 [3 ]
汪宁渤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2]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3]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风火联运; 源端系统; 集群风电; 分层协调; 多时空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 [各种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中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含集群风电的多电源联运源端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提高其发电的控制灵活性对于促进风电消纳十分重要。针对"三北"地区风火联运源端系统特点,提出在调度中心和源端发电单元之间建立有功优化运行层,对局部分散的风电场和火电机组进行协调控制,从而提高源端电力的控制灵活性,充分利用消纳空间以提高风电利用率;其中,异特性多类型机组联运的控制复杂性问题、强刚性风火联运源端系统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难题是实现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的关键难题。文中从区域风电场群协调模式、多空间尺度分层协调模式以及多时间尺度逐级精细化策略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时空尺度分层协调有功优化运行体系,并梳理相应的运行性能评价指标;最后,着重从体系中风火协调层、集群风电协调层两个角度阐述关键技术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有功平衡问题研究综述 [J].
黄强 .
电力建设, 2013, 34 (04) :27-31
[2]   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机理初探 [J].
叶希 ;
鲁宗相 ;
乔颖 ;
李兢 ;
王丰 ;
罗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8) :11-17
[3]   考虑风电效益的风火互济系统旋转备用确定方式 [J].
王彩霞 ;
乔颖 ;
鲁宗相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4) :16-21
[4]   采用条件风险方法的含风电系统安全经济调度 [J].
周任军 ;
姚龙华 ;
童小娇 ;
彭莎 ;
李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1) :56-63+18
[5]   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集群协调控制框架 [J].
薛峰 ;
常康 ;
汪宁渤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2) :45-53
[6]   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二)风火电“打捆”外送协调控制 [J].
陈振寰 ;
陈永华 ;
行舟 ;
崔刚 ;
伏岁林 ;
张柏林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1) :12-15
[7]   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一)风电场之间的协调控制 [J].
行舟 ;
陈永华 ;
陈振寰 ;
李晓虎 ;
梁磊 ;
陈征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0) :20-23+102
[8]   甘肃酒泉风电功率调节方式的研究 [J].
肖创英 ;
汪宁渤 ;
丁坤 ;
陟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0) :1-7
[9]  
欧美风电发展的经验与启示[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肖创英, 2010
[10]  
Optimal controllability of wind generators in a delegated dispatch[J] . Edgardo D. Castronuovo,Jorge Martínez-Crespo,Julio Usaola.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 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