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

被引:46
作者
蔡骐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恶搞; 亚文化; 后现代;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7.01.01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作为一种亚文化,网络恶搞虽然具有抵抗意义,但只是一种仪式的抵抗。其手法主要是后现代所强调的复制与拼贴。作为一种传播文化,它必然会受到政治与经济力量的结构性制约,这在当下主要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打压与商业文化的收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 [J].
胡疆锋 ;
陆道夫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4) :87-92
[2]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 [J].
姜楠 .
求索 , 2006, (03) :47-50
[3]   英国伯明翰学派早期亚文化研究探微 [J].
陆道夫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2) :36-40
[4]   文化与抵抗——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J].
黄晓武 .
外国文学, 2003, (02) :30-39
[5]  
文化研究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ElaineBaldwin)等著, 2004
[6]  
后现代社会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