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的共生路径研究——基于农户间共生界面的分析

被引:23
作者
邓春 [1 ,2 ]
王成 [1 ]
王钟书 [1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
[2]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3]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村落; 重构共生路径; 农户共生界面; 燕坝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村落三生空间重构是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生体,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三生空间农户共生界面特征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辨析的基础上,通过村落三生空间重构的共生路径设计,为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方法]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农户访谈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共生界面的属性特征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共生界面系数公式量化分析共生界面特征,总结提炼三生空间重构的共生路径。[结果]共生界面分配特性:生产空间不同类型农户间共生界面分配系数差异较大,共生关系相对不稳定;生活空间不同类型农户间共生界面分配系数差异明显,共生关系相对稳定;生态空间不同类型农户的共生界面分配系数接近,共生关系极不稳定。共生界面阻尼特性:生产空间共生界面(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投入、使用成本最高;生活空间共生界面(如公共空间、社区服务设施等)修复、管理成本高;生态空间共生界面(如绿化树、花坛、卫生与景观维护设施等)投入、管护、更新阻力大,成本高。[结论]三生空间重构共生路径呈现差异化特征,生产空间重构应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基建配套及其管护力度,创新人地共生机制;生活空间重构应规范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完善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设施配套,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生态空间重构应统筹三生空间整体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海南休闲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J].
周义龙 ;
赵影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06) :934-939
[2]   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及构建路径研究——基于贵州省调研分析 [J].
徐大佑 ;
万文倩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5) :166-171
[4]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 [J].
李伯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经济地理, 2014, 34 (09) :130-136
[5]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企业竞合关系研究 [J].
万幼清 ;
王云云 .
管理世界, 2014, (08) :175-176
[6]   工业生态系统的共生分析(英文) [J].
汪刚 ;
冯宵 ;
Khim Hoong Chu .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 22 (06) :690-698
[7]   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 [J].
龙花楼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2) :211-225
[8]   基于共生理论的村域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与实现 [J].
王成 ;
费智慧 ;
叶琴丽 ;
张玉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205-214+294
[9]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10]   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郭艳军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82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