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近十五年生态环境变化评价——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

被引:24
作者
罗海江 [1 ]
白海玲 [1 ]
方修琦 [1 ]
王文杰 [2 ]
李增慧 [3 ]
申文明 [2 ]
熊文成 [2 ]
张峰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地物; 土地沙化; 草地退化; 农牧交错带;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系统极易受内外营力的影响产生扰动和变化,是我国生态状况变化最快最频繁的区域之一。该研究以Landsat的TM/ETM+、Spot的Vegetation数据为数据源,选取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两种数据的特点,对TM/ETM+影像以研究区域内土地退化、沙化为重点,对Vegetation以反映研究区域生物量变化的植被指数为指标,分析了近十五年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并对研究区域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域在研究时段的前段生态环境在持续退化,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是这一时期的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为主要特点,而后期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恢复,时间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气候变暖和降雨量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降水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吻合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遥感监测下鄂尔多斯市地物类型动态分析 [J].
李增慧 ;
刘惠清 ;
罗海江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269-274
[2]   基于RS、GIS的奈曼旗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研究 [J].
赵杰 ;
赵士洞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414-418
[3]   土地利用变化对鄂尔多斯高原周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2004, (04) :463-468
[4]   奈曼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研究 [J].
赵杰 ;
赵士洞 ;
郑纯辉 .
中国沙漠, 2004, (03) :63-68
[5]   呼伦贝尔草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马玉玲 ;
余卫红 ;
方修琦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29-34
[6]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的本质及其形成研究 [J].
安韶山 ;
常庆瑞 ;
刘京 ;
李壁成 .
生态学报, 2003, (01) :106-111
[7]   GIS支持下内蒙古草场动态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 [J].
邹亚荣 ;
张增祥 ;
赵晓丽 ;
周全斌 ;
谭文彬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2, (05) :250-254
[8]   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土地沙化主要因素分析——以河北坝上张北县为例 [J].
海春兴 ;
马礼 ;
王学萌 ;
李璐 .
地理研究, 2002, (05) :543-550
[9]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遥感监测 [J].
邝生爱 ;
田淑芳 ;
程博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02) :10-14
[10]  
周廷儒等著.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