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机制转型研究——基于运动式治理的视角

被引:20
作者
孙培军
丁远朋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制度化治理; 治理机制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中国,运动式治理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但其固有的弊端使之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必须及时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为国家治理机制转型提供了方向。但要实现转型并非易事,有其内在困境,必须在制度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干部政绩评价体系、社会组织培育、外国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ORGANIZATIONAL-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J].
MARCH, JG ;
OLSEN, JP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4, 78 (03) :734-749
[2]   专家圆桌:“第五个现代化”启程 [J].
景跃进 ;
孙柏瑛 ;
何增科 ;
张小劲 ;
赵树凯 ;
肖滨 ;
徐湘林 ;
陈明明 ;
郁建兴 ;
于晓虹 ;
张潇爽 ;
严俊 .
人民论坛, 2014, (10) :16-21
[4]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J].
许耀桐 ;
刘祺 .
理论探索 , 2014, (01) :10-14+19
[5]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6]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J].
文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1) :57-61+67
[7]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8]   铲除“运动”式思维的土壤 [J].
王长江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3) :44-45
[9]   中国运动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 [J].
冯志峰 .
唯实, 2007, (10) :56-57
[10]   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 [J].
冯志峰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