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公元1000—2017年)——对麦迪逊估算的修正

被引:25
作者
金星晔 [1 ]
管汉晖 [2 ]
李稻葵 [3 ,4 ]
BROADBERRY Stephen [5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3]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4]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
关键词
中国与世界经济比较; 历史GDP; 长期经济发展; 大分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一个文明在世界上影响力的重要测度是其经济活动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因而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影响力以及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进行长时段研究。已有研究大多引用麦迪逊估算,其准确性值得商榷。本文应用国际学术界前沿的历史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得到的最新世界各国GDP数据,结合中国原始历史记载,大幅校准了基于麦迪逊人均GDP猜估值得到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重新认识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研究发现:第一,公元1000—1978年,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的比重先升后降,峰值为1600年的34.6%,而不是麦迪逊估算的1600年和1820年两次高峰,1600年34.6%的峰值高于麦迪逊32.9%的最高峰估计。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的比重断崖式下降,1952年和1978年分别仅占5.2%和4.9%。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迅速恢复,2017年达到18.2%。第三,以人均GDP衡量,中国从18世纪上半期开始,生活水平开始落后于主要欧洲国家,中西大分流已经出现,而非加州学派认为的工业革命后。本文研究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的是自公元1600以来中国经济的首次历史性复兴。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历史GDP核算及国际比较:文献综述 [J].
李稻葵 ;
金星晔 ;
管汉晖 .
经济学报, 2017, 4 (02) :14-36
[2]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 [J].
彭凯翔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178-191
[3]   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 [J].
仲伟民 .
河北学刊, 2004, (02) :143-148
[4]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安格斯·麦迪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5]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李伯重;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转变的中国.[M].王国斌;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  
中国人口史.[M].吴松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  
明代GDP及结构试探.[A].管汉晖;李稻葵;.None.2010, 总第37期
[9]  
India and the great divergence: An Anglo-Indian comparison of GDP per capita; 1600–1871.[J].Stephen Broadberry;Johann Custodis;Bishnupriya Gupta.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15,
[10]   Before the Great Divergence? Comparing the Yangzi Delta and the Netherlan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
Li, Bozhong ;
van Zanden, Jan Luiten .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2012, 72 (04) :95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