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政策与可支付住房建设——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经验

被引:20
作者
刘志林 [1 ,2 ]
韩雅飞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美国康奈尔大学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规划; 可支付住房; 包容性区划; 第106条款; 配建模式; 国际经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规划是近年来不少国家政府推动可支付住房供应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规划鼓励或强制性要求开发商在住宅开发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廉价住房,在增加可支付住房供给的同时减少政府财政补贴,促进居住融合。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引入配建模式推动廉租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鉴于国外利用规划手段推动可支付住房建设的丰富经验,本文将以美国的包容性区划和英国第106条款下的协议配建为例,对其指导原则、要素、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和评述,以期为中国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低收入住房政策模式选择的中央一地方差异——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决策模型分析[J]. 刘志林.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2)
[2]  
我国低收入者住房政策评析[J]. 邓卫.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2)
[3]   国际经验与我国廉租房建设 [J].
熊国平 ;
朱祁连 ;
杨东峰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3 (01) :37-42
[4]   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强制性指标配建模式探讨——基于住房的属性 [J].
邓大伟 ;
诸大建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1) :131-134
[5]   英国“可负担住宅”建设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J].
杨滔 ;
黄芳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5) :76-82
[6]   美国以创新性区划促进可支付住宅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J].
焦怡雪 ;
刘涌涛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3) :59-62+71
[7]   基于规划调控的英国住房保障措施研究 [J].
朱晨 ;
岳岚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2) :23-28
[9]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J].
尚教蔚 .
城乡建设, 2006, (03)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