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权侵害原因的博弈分析

被引:4
作者
安增龙 [1 ]
罗剑朝 [2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权侵害; 利益相关者; 博弈;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05.24.039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目前,各地对农民工工资权侵害仍然十分严重。用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制度实施中与农民工用工利益相关四方的博弈分析得出农民工工资权侵害原因是:地方政府的不作为行为,处理工资权侵害问题时倾向用工方;农民工力量微弱,只能被动接受承包商的工资权侵害行为;承包方与发包方信任契约的破坏。据此,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政府行政不作为的惩罚力度;实行由政府制定规则,用工方和工会共同制定涉及工资支付和违约责任的制度和契约;加强对发包方的经营行为的管理,建立发包方与承包商的信用体系,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基金制度等四点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济分析 [J].
潘东旭 ;
李忱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4, (02) :6-8+18
[2]   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对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契约论解释 [J].
杨瑞龙 ;
卢周来 .
经济研究, 2004, (05) :4-12+75
[3]   “三方机制”: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最佳选择 [J].
唐钧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05) :24-26
[4]   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 [J].
任丽新 .
理论学刊, 2003, (04) :111-114
[5]   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 [J].
杜正武 .
社会, 2003, (08) :40-42
[6]   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与地区一体化 [J].
吴红雨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3, (03) :61-65
[8]   欠资与惩罚——政府是如何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 [J].
刘晓峰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S1) :21-23
[9]   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02, (01) :3-13+92
[10]   乡(镇)政府自我利益的扩张与矫治 [J].
楚成亚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0, (02)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