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

被引:203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北京市,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合作; 共同治理机制;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1998.01.008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董事会.[M].(美)埃达·登勃(AdaDemb);(美)F-弗里德里克·纽鲍尔(F.-FriedrichNeubauer)著;赵鑫福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
[2]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张维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研究.[M].(英)拉马兰德哈姆(Ramanadham;V.V)编著;汪海粟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4]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7, (01) :12-22
[5]   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 [J].
张春霖 .
改革, 1995, (03) :34-46
[6]   公司治理机构及新、老三会关系论 [J].
卢昌崇 .
经济研究, 1994, (1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