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

被引:112
作者
赵俊芳 [1 ]
杨晓光 [2 ]
刘志娟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东北三省; 春玉米; 严重低温冷害; 种植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我国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东北三省为例,利用1961~2007年78个气象站的资料,结合玉米生长季温度距平冷害指标,分析了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东北三省各地区春玉米严重冷害受害程度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地方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区域性的严重冷害发生频率也随之加大;就平均发生频率空间分布而言,1961~2007年严重冷害的平均发生频率表现为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最大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38%),最低值在辽宁南部(4%)。(2)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熟性玉米品种可种植界线明显北移东延,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中、晚熟品种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3)随着不同熟性玉米品种种植区域北移东延,严重低温冷害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种植风险也在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544 / 6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气候和经济损失风险分区 [J].
马树庆 ;
王琪 ;
春乙 ;
霍治国 .
地理研究, 2008, (05) :1169-1177
[2]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J].
朱大威 ;
金之庆 .
作物学报, 2008, (09) :1588-1597
[3]   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预测评估模型改进研究 [J].
王石立 ;
马玉平 ;
庄立伟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4) :12-18
[4]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马树庆 ;
王琪 ;
罗新兰 .
生态学报, 2008, (05) :2131-2139
[5]   东北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与碳收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赵俊芳 ;
延晓冬 ;
贾根锁 .
生态学报, 2008, (01) :92-102
[6]   近40年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玉米带单产的影响 [J].
王宗明 ;
宋开山 ;
李晓燕 ;
张柏 ;
刘殿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9) :112-117
[7]   玉米低温冷害动态评估和预测方法 [J].
马树庆 ;
刘玉英 ;
王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05-1910
[8]   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J].
孙凤华 ;
吴志坚 ;
杨素英 .
生态学杂志, 2006, (07) :779-784
[9]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5, (05) :3-10
[10]   气候变暖的适应行为与黑龙江省夏季低温冷害的变化 [J].
方修琦 ;
王媛 ;
朱晓禧 .
地理研究, 2005, (05) :66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