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陈灿 [1 ]
罗宣政 [2 ]
忻展红 [1 ]
付瑞雪 [1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共嘉兴市委政策研究室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民收入; 实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指出信息化促进农村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并根据理论分析选取四个变量:城乡收入比例、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农村宏观经济环境,采用1995~2005年的数据,运用EViews5.0软件对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显著的正向作用,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0.46%。其中,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弹性最大,达到7.205。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策浅谈 [J].
李君 .
中国农业信息, 2007, (02) :9-11
[2]   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 [J].
宋燕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03) :22+15-22
[3]   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理论与实证分析 [J].
丁建勋 .
生产力研究, 2006, (12) :45-46
[4]   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的现实思考 [J].
林涛 ;
梁贤 .
广西农业科学, 2005, (06) :577-579
[5]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J].
臧春荣 ;
陈晓 ;
刘善文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