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引入相互保险形式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已有案例的总结

被引:5
作者
卢成
王雅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相互保险; 可行性; 农业协会;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14.153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因此在这一领域引入相互保险,比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都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各地已有的农业相互保险实践来看,它的确取得了很骄人的经营业绩,但后来在过多的行政干预下逐渐失去了相互保险的特征,从而走向消亡。新时期,在农业领域引入相互保险,目标区域主要是各地大型农垦企业和具有特定农作物种植优势的省份,将农业相互保险与这些地区的农业协会相结合是推广相互保险的有效形式;同时,政府必要的保费补贴和合理的再保险机制也是相互保险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524 / 35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M].黑龙江农垦总局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  
保险学.[M].张洪涛;郑功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河南省保险志.[M].河南省保险志编纂委员会编;赵守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4]   发展农业相互保险制度 [J].
李勇杰 .
上海保险, 2004, (12) :31-32+35
[5]   浅谈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发展机遇和现实选择 [J].
郝敬开 .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05) :1052-1054
[6]   合作保险: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 [J].
姚海明 ;
赵锦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9) :67-70+80
[7]   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矛盾及出路 [J].
庹国柱 ;
李军 .
金融研究, 2003, (09) :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