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

被引:14
作者
徐克帅 [1 ,2 ]
刘彦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中心村镇; 乡村空间重构; 空心村生命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决策也亟需相关理论支撑。以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学和乡村社会学等领域为背景,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对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中心村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中心村镇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认为中心村镇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分类指导我国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2]   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 [J].
张克中 ;
贺雪峰 .
经济学家, 2008, (01) :32-39
[3]   发展中心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着力点 [J].
龚清概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4) :79-81
[4]   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 [J].
吕斌 ;
杜姗姗 ;
黄小兵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34-38+42
[5]   中心村建设理论与我国中心村建设的探讨 [J].
徐全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1) :48-52
[6]   浙江沿海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以温岭市为实例 [J].
王士兰 .
城市规划, 2001, (08) :62-64
[7]   苏州工业园区中心村建设问题之管见 [J].
曾刚 ;
丁金宏 ;
徐建刚 ;
陈启宁 .
经济地理, 1998, (03) :63-67
[8]  
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 文津出版社 , 温铁军, 2006
[9]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 商务印书馆 , (德)约翰·冯·杜能(JohannHeinrichvonThunen)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