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72
作者
孙宇杰 [1 ,2 ]
陈志刚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无锡南大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1204 ;
摘要
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两者的时间变化和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致表现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从空间特征看,江苏省各个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同时也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9 / 8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 [J].
彭晚霞 ;
宋同清 ;
曾馥平 ;
王克林 ;
杜虎 ;
鹿士杨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305-310
[2]   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 [J].
何为 ;
修春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8) :1287-1296
[3]   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廖进中 ;
韩峰 ;
张文静 ;
徐荻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30-36
[4]   城市化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J].
孙钰 ;
孙敏义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2 (05) :37-40
[5]   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 [J].
陈兴雷 ;
李淑杰 ;
郭忠兴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7) :66-70+78
[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许恒周 ;
姜福洋 ;
殷红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1) :29-32
[7]   中国城市化与建设用地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研究 [J].
吴次芳 ;
陆张维 ;
杨志荣 ;
郑娟尔 ;
冯科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2) :18-23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研究 [J].
王家庭 ;
季凯文 .
城市问题, 2008, (08) :9-13+39
[9]   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J].
周晓艳 ;
冯准准 ;
康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19-123+131
[10]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 [J].
王慎敏 ;
黎一畅 ;
周寅康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1) :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