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微循环改变及与血小板聚集性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董晓雁
林桂珍
蒋雯
戴水田
机构
[1]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关键词
甲襞微循环;血小板聚集性;高血压;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1998.01.015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微循环的改变及与血小板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XDM300-B型彩色甲襞微循环仪和TYXN-91智能血液凝集仪对94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循环的观察及血小板功能测定。结果(1)高血压组的微循环总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高血压Ⅰ期时仅有一项粒缓流的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Ⅱ、Ⅲ期高血压分别与对照组及与Ⅰ期高血压比较,各项主要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但Ⅱ期与Ⅲ期之间比较仅粒缓流存在显著差别,其他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3)高血压的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组的血小板聚集性1min、5min及最大聚集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差异,中度及重度异常组之间相比较,5min及最大聚集率均呈显著差异,分别为66.45±11.28(P<0.05),76.52±16.31(P<0.01),二者正相关。(4)微循环异常总积分值越高,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也越高(r=0.4242,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微循环障碍程度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呈正相关关系,两种检查结合可作为临床抗凝、降低血粘度治疗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新观点 [J].
顾小萍 .
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5, (06) :338-341
[2]  
实用临床微循环学[M]. 军事科学出版社 , 田牛等主编, 1989